我的購物車
最新上架
商品分類
销售排行榜

貝多芬 九交響曲 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演奏 (全) 合輯DVD版(2DVD)

商品編號:Ymp0190-2
本站售價:NT$200
碟片片數:2
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
軟體名稱: 貝多芬 九交響曲 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演奏 (全)
語系版本: 合輯DVD版
光碟片數: 2片裝
破解說明: 無
系統支援: Windows XP/Vista/7 /8
軟體類型: wav檔
更新日期: 2015.05.25
官方網站: 無
中文網站: 無
軟體簡介: (以官方網站為準)
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

【專輯曲目】:
「交響曲」發源於十八世紀初的義大利,剛開始的功能只是歌劇演出前的三樂章序
曲。約在1740年代早期,奧地利作曲家蒙恩在終樂章前加上小步舞曲樂章後,大致
勾勒出古典時期交響曲的模式;後來的海頓、莫札特與貝多芬則分別為交響曲奠基
、發展與提升到頂峰。
貝多芬的交響曲雖然只有九首,數量遠低於海頓的一○四首與莫札特的四十
一首,然而進入二十世紀以後,這九部創作年代橫跨古典與浪漫時期的交響曲卻仍
舊是同曲式裡屹立不搖的標竿。一百多年來,人們對貝多芬九首交響曲的喜愛不因
時間的更迭而有所改變,它們也成為往後交響曲發展最重要的基石


第一號 C 大調交響曲
被稱謂「田園詩」的這首交響曲可以窺見年輕的貝芬。全曲到處都可以聽出受
著海頓和莫札特的影響。初演是 1800 年 4 月 2 日、可能是在前一年完成。當時
海頓 68 歲還在人間、一年前才剛完成「天地創造」。但莫札特己逝世了九年。初
演這首交響曲時的貝多芬正在嗜試排脫海頓和莫札特的影響。

2. 第二號 D 大調交響曲
這首第二號交響曲是 1802 年、前往海利根施塔特療養耳疾時期、在大自然的
擁抱的孤獨生活中的作品。是將要失音樂家的生命「聽覺」、失戀的痛楚、終於想
自殺而寫下著名的「海利根施塔特遺書」的時期。

3. 第三號交響曲– 英雄
本曲據說原先是他要獻給當時被奉為法國人民英雄拿破崙的,但後來因問拿崙
稱帝而作罷。其後,由於所出版之樂譜上有個義大利文標題:「為紀念一位偉大英
雄而作」,故本曲又叫《英雄》交響曲。貝多芬在這首 1804 年的緯大創作中,首
次顯露一個遠離任何傳統影響、完全屬於自己的獨創型式;產生這種創作上突然飛
躍的原動力。《英雄》交響曲之雄大構思及首尾的一貫性,在當年乃是最具前瞻性
的作品,在音樂史上為交響曲開創出一片新天地。

4. 第四號降 B 大調交響曲
這首第四號交響曲是貝多芬一生中最平靜無風無浪時期的作品。馥郁花香如春
霞般包著全曲、呈現歡喜、幽默、純真、流暢全曲。在這首看不到聽不出其他的作
品哪種詠嘆或悲劇的影子。徹底幸福快樂的內容與「第三」及「第五」成為很有趣
的對照。舒曼對這首第四號評說「夾在北歐神話中的兩巨人中間的希臘少女」。
1806 年 36 歲時之作、1807 年 3 月初演。

5. 第五號交響曲– 命運
這首完成於 1807 年的偉大交響曲有兩個特色,第一樂章開頭的四個音符
「sol、sol、sol、mi」附有如下之引人深思的注釋:「命運來敲門的聲音就是這
樣的!」,因此本曲常被視為《命運》的標題音樂,而這個主題動機旋律,由 C
小調之黯淡的世界,轉變成隱喻為光明世界的 C 大調,此一大轉變,初期的樂評,
是其為表現人類和命運爭鬥勝利的徵兆。

6. 第六號交響曲– 田園
此曲雖附有貝多芬附註的標題《田園》,並於每一樂章上均附有作者親自提寫
的曲意之註釋;然而,其卻非描寫田野間寫實故事的音樂,而徹徹底底地是一首古
典型式且表現出繪畫至感情的「性格交響曲」,《田園》交響曲是優美而自然的女
性化音樂。

7. 第七號交響曲 A 大調羅曼‧羅蘭說這首交響曲是「酒鬼的作品….」
、是最表達出這 真隨之言。第七號交響曲又名《巴卡斯交響曲》,巴卡斯是希臘神
話中的酒神。〈註三〉1813 年 12 月 8 日、貝多芬親自指揮初演這首第七號交響
曲。以手法、構成、表現、內容、樂器編制等來說、這首第七號交響曲可以說是貝
多芬九首交響曲中的第一名。

8. 第八號交響曲 F 大調
這首第八號交響曲是 1812 年 10 月、貝多芬去維也納附近的水鄉林茨復健時
的作品。有「F 大調小交響曲」之稱。其實一點都不小、只是為了與同時期的第七
號區別而命名的。在九首交響曲當中、這首第八號的確最短。既沒有「第五」那麼
強有力的熱氣、也沒有「第七」那麼偉大、但其內容卻充滿歡喜和幽默、愉悅情感。
有人說「第八」是貝多芬為了調整其創造情緒而作的小品。

9. 第九號 D 小調交響曲
《合唱》乃是 1822 年貝多芬 52 歲時接受倫敦愛樂協會委託譜寫者。其不只
是貝多芬的音樂創作生涯的集大成之作,同時也是全人類的永恆不朽大傑作。其如
同中期作品般地充滿著“力”的表現,而編制規模亦是當時最大者,特別是最後樂
章,首次破天荒地將人聲當作一組樂器而導入交響曲中,使得最高的器樂領域與最
高的聲樂領域相互應合,激發出現更高層次的音樂境界。本曲之《合唱》曲名來源,
來自於其出版總譜的標題:「以席勒所作的『快樂頌』為結尾“合唱”,….」。
由於快樂頌之歌詞優美,頗富高超的博愛人文思想,在追加上貝多芬之令人驚嘆的
管弦手法,在人聲、樂聲的交互 催化下,這首說明貝多芬一生的名曲已成今日所
有交響曲中被演奏次數最多的經典之作。第一號 C 大調交響曲被稱謂「田園詩」
的這首交響曲可以窺見年輕的貝芬。全曲到處都可以聽出受




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